前幾天去參加由資策會舉辦的【台灣50大設計角色焦點座談會】,感覺非常奇妙壓,因為真的就像拍電影一樣,要坐在鏡子後面觀察每個受訪者對你創作商品的感受。接下來就是大家進入後台然後觀看消費者的反應,這場一起參與的創作者總共有15個角色人物,現場則是由7位來自不同年齡、產業的消費者針對這些圖像去對每個角色人物作重點深度的討論。而活動結束之後,資策會也會請市調公司將這些分析資料整理好,包括然後給每個創作者參考,讓創作者在作商品化、設計方向的前端時就可以有資料依據,之後發展更好的規劃。
以下就是我們在後台聽到另類見解,大家一起來看看吧。
【毛球寶兒這個角色喜歡與否】
最討厭原因(7人中3人)(比例也太高!!!)
1.像忍者亂太郎,太相似日本角色(男)
2.像刀鋸一樣的形狀,不討喜(女)
最喜歡原因(7人中1人)
1.像神奇寶貝的感覺(女)
【毛球寶兒適合作什麼產品】(單只看仙人掌這個角色視覺呈現)
1.線條很簡單、也許適合作服裝,但不會購買,顏色看起來很像病毒的顏色。(女)
2.各種產品都不適合,類似魔鬼之類的表情(男)
3.也許適合做玩具,因為毛球寶兒很多腳(女)
4.一點都不可愛的表情,感覺想要欺負別人的感覺。(女)
5.最不適合作食品,因為看起來很像酸黃瓜(女)
6.最不適合作食品,讓人連想到不好吃(男)
7.也許可以跟仙人掌合作(男)(不是已經是仙人掌了嗎…..)
【會想購買商品的原因】
1.喜歡這個圖像的話就會想去買,例如閻小妹(女)
2.購買公仔時,會想要買整組系列,而不是單個的。(男)
其實這次的座談會,缺點當然是有啦,首先每位創作者的圖像都不同,有些人只有一個角色,有些人有一大群角色,在完全沒有故事背景之下,只能就單純角色視覺呈現去表達個人的想法跟意見,對創作者本身來說,其實打擊有點大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(是很大)
不過比起政府每次都舉辦什麼大拜拜的博覽會或是展覽,實際地聽到消費者心中的想法其實算是還滿直接的,因為那些大拜拜並不會真正地幫助到最前線的創作者呀!!!
希望這次的座談會之後,能夠有更多像這樣的更深度的市場分析、策略規劃、技術研發參考等等實質上幫助到個人或是團體創作者,成為創作者的軍師,這樣才是促進整個創意產業的有效方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